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異端邪說

異端邪說

指與正統思想不同的主張,被看作是邪妄的學說。宋.蘇軾《擬進士廷試策》:“臣不意異端邪說,惑誤陛下,至於如此。”元.謝應芳《示二子》詩:“一從楊墨至聃釋,異端邪說多乖衍。”《野叟曝言》一一八回:“孟子之功,在指出五性之端,使異端邪說無從置喙。”亦作“邪說異端”。《野叟曝言》一一八回:“素臣道:‘鵬兒開口,即為高蹈之路。孩兒正惱著他入於邪說異端,母親怎反獎起他來?’”


並列 異端,自認為正統派的人或組織稱異己思想或理論;邪說,被看做是有害的學說。指錯誤的或非正統的學說、言論。宋·蘇軾《擬進士對御試策》:“臣不意~惑誤陛下,至於如此。”△貶義。用於言論或學說方面。→淫學流說 旁門左道邪說異端 ↔至理名言 不易之論 不刊之說

異端邪說字典分解

成語異端邪說的解釋 指和正統思想不同的有害的學說。

異端的解釋 (1) [strange omen]∶異常的吉兆。現多指自認為正統者對異己的思想、理論的稱呼攻乎異端,斯害也已。——《論語·

邪說的解釋 [heretical ideas;fallacy;heresy] 不正當的議論、主張辟邪說

也學習下:異牟尋【歷史人物】

【生卒】:?-808南詔王閣羅鳳孫,祖死嗣王位。在位期間聯合唐朝大敗吐蕃,加強了與中原的政治文化聯繫。貞元十年被唐冊封為南詔王。重用漢人鄭回為清平官,派遣貴族子弟到內地學習漢族文化。(參見《新唐書》222上/6271)唐時南詔國王。閣羅鳳孫。幼從漢人鄭回習漢文典籍。代宗大曆十四年嗣位。頗知書,有才智,善撫其眾。改國號大蒙為大理。曾與吐蕃併力攻唐,吐蕃封為日東王。後聽鄭回言,於貞元十年歸唐,德宗冊為

異端邪說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