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鼎覆??

歷史字典解釋

折鼎:折斷鼎足。覆??:翻掉鼎內食物。《易.鼎》:“鼎折足,覆公??。”又《繫辭下》:“鼎折足,覆公??,其形渥,凶。言不勝其任也。”後用“折鼎覆??”比喻力不勝任,必然導致敗事。《梁書.武帝紀上》:“祏怯而無斷,暄弱而不才,折鼎覆??,翹足可待。”元.耶律楚材《答楊行省書》:“今也抑意書,引年求退,懼折鼎覆??之患,避牝雞司晨之飢。”亦作“折足覆??”。《後漢書.謝弼傳》:“今之四公,唯司空寵斷斷善,余皆素餐致寇之人,必有折足覆??之凶。”

詞語分解

歷史典故推薦:偷梁換柱

比喻玩弄手法,暗中以假冒真,或偷換事物的內容。《紅樓夢》第九十七回:“偏偏鳳姐想出一條偷梁換柱之計,自己也不好過瀟湘館來,竟未能少盡姊妹之情,真真可憐可嘆!”這裡的“偷梁換柱”指王熙鳳乘寶玉神志不清之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折鼎覆??歷史

相關歷史

折鼎覆??_折鼎覆??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