亹亹不倦

歷史字典解釋

亹亹:同“娓娓”。形容說話連續不倦的樣子。也指說話、文章十分感人。《後漢書.班固傳論》:“贍而不穢,詳而有體,使讀之者亹亹而不厭。”宋.周煇《清波雜誌》卷三:“吳悊字長吉,臨川人。後徙建康,早從王荊公學,談熙豐間舊事,亹亹不倦,與秦丞相有硯席舊。”亦作“亹亹不捲”。南朝梁.鍾嶸《詩品》卷上:“調彩蔥菁,音韻鏗鏘,使人味之,亹亹不捲。”


見“亹亹不捲”。宋·善《捫虱新話》卷5:“文章之妙處,在能掩抑頓坐,令人讀之,亹亹不倦。”

詞語分解

  • 亹亹的解釋 .勤勉不倦貌。《詩·大雅·崧高》:“亹亹 申伯 ,王纘之事。”《漢書·張敞傳》:“今陛下游意於太平,勞精於政事,亹亹不捨晝夜。” 宋 葉適 《故寶謨閣待制知平江府趙公墓銘》:“若夫兢兢於道德之意,而
  • 不倦的解釋 不厭倦;不勞累。《左傳·昭公十三年》:“施捨不倦,求善不厭。” 唐 韓愈 《上考功崔虞部書》:“其行道為學既已大成,而又之死不倦。” 清 徐士鑾 《宋艷·駁辨》:“公放傲其間,不復有榮念,對客則終

歷史典故推薦:唾玉鉤銀

宋·胡繼宗《書言故事·書翰類》:“謝人惠書雲辱銀鉤玉唾。”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亹亹不倦歷史

相關歷史

亹亹不倦_亹亹不倦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