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師三黜

士師三黜怎么寫好看

士師三黜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論語.微子》:“柳下惠為士師(法官),三黜(罷免)。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離)父母之邦!”

按“正道”辦事,總免不了遭罷黜,這是封建社會的普遍現象。但象柳下惠這樣的正直之士卻寧肯屢遭罷黜也不同流合污。故後常以“士師三黜”或“三黜”作為賢臣因遭排斥而去職的典故。

唐.禹錫詩《再授連州至衡陽柳柳州贈別》:“重臨事異丞相,三黜名漸柳士師。”

詞語分解

  • 士師的解釋 .亦作“ 士史 ”。古代執掌禁令刑獄的官名。《周禮·秋官·士師》:“士師之職,掌國之五禁之灋,以左右刑罰:一曰宮禁,二曰官禁,三曰國禁,四曰野禁,五曰軍禁。”《孟子·公孫丑下》:“今有 * 者,或問之曰
  • 三黜的解釋 .三次被罷官。《論語·微子》:“ 柳下惠 為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形容宦途不利。 唐 柳宗元 《祭穆質給事文》:“形軀獲宥,三黜無虧。” 宋 張

歷史典故推薦:膏梁子弟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雜文》:“蓋七竅所發,發乎嗜欲,始邪末正,所以戒膏梁之子也。”《資治通鑑?齊紀·明帝建武三年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士師三黜歷史

相關歷史

士師三黜_士師三黜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