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禿筆

禿筆

脫毛無鋒的毛筆。文人也用為自謙之辭,說自己思鈍文拙。唐代杜甫《題壁上韋偃畫馬歌》:“戲拈禿筆掃驊騮,歘見騏驎出東壁。”歘( ㄒㄩ xū 虛):亦作“欻”,火光一現,形容剎那之間。

禿筆字典分解

禿筆的解釋 [be bald without brush;with poor writing ability] 筆尖脫毛而不合用的毛筆,比喻不高明的寫作能力戲拈禿筆掃驊騮。

禿的解釋 禿 tū 人無頭髮,山無樹木,樹木無枝葉:禿子。禿頭。禿頂。 鳥羽毛脫落,物體失去尖端:禿鷲。禿筆。禿針。 表示不圓滿、不周全:文章的開頭寫得有點禿。 尖 筆

筆的解釋 筆 (筆) bǐ 寫字、畫圖的工具:毛筆。鋼筆。鉛筆。筆架。筆膽。 組成漢字的點、橫、直、撇、捺等:筆畫。筆順。筆形。筆道。 用筆寫,寫作的:筆者。代筆。筆耕。

多學一學:禿魯【歷史知識】

①即“禿里”。②(?—約1328)又譯禿忽魯。元蒙古克烈氏。也先不花次子。成宗時,為宗正府也可扎魯忽赤。武宗即位,任中書右丞,加司徒。至大元年(1308),知樞密院事。二年,遙授左丞相。皇慶二年(1313),代鐵木迭兒任中書右丞相。延祐元年(1314)罷,復知樞密院事。三年,皇侄和世㻋以周王出鎮雲南,他以遙授左丞相為周王常侍府常侍。和世㻋西走金山(今阿爾泰山),改陝西

禿筆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