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見聞之知

見聞之知

理學術語。與“德性之知”相對。指人們通過耳目等感覺器官與外界接觸獲得之知識。張載《正蒙·大心》:“見聞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於見聞。”又謂:“聞見之善者,謂之學則可,謂之道則不可。”(《經學理窟》)認為“見聞之知”只能得到一般的學問,先驗的“德性之知”才能掌握“道”。程、朱等人承襲張載之說,輕視“見聞之知”。二程重申:“聞見之知非德性之知,德性之知不假聞見”(《二程粹言》卷二),並進一步宣稱:“學也者使人求於內也。不求於內而求於外,非聖人之學也。”(《河南程氏遺書》卷二十五)朱熹說:“若只窮天下萬物之理,不務切己,即是《遺書》所謂游騎無所歸矣。”(《朱子語類》卷十八)引導人們脫離正常的認識途徑,去追求內心精神修養。

見聞之知字典分解

見聞的解釋 [information;knowledge;what one sees and hears] 看到聽到的情況

順便了解:見溺不援【歷史典故】

《孟子.離婁上》:“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親,禮與?’孟子曰:‘禮也’。曰:‘嫂溺,則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孟子認為男女授受不親這是一般應恪守的原則,但在特殊情況下必須靈活變通。比如嫂嫂溺水,就應援之以手,否則見死不救、死守舊章,就無異於不通人性的豺狼。後用諷不通情理之人。唐.李鹹用《公無渡河》詩:“見溺不援能語狼,忍聽麗玉傳悲傷。”

見聞之知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