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高屋建瓴

高屋建瓴

建:傾倒。瓴(líng齡):盛水的瓶子。此典指把瓶水從高屋脊上向下傾倒。一說:瓴,仰瓦,即瓦溝。漢初,田肯向高祖劉邦分析形勢說:“秦地(泛指函谷關以西戰國末秦故地,今陝西、甘肅等地),形勢險要,是可以取勝之地方,它有隔山阻河的險難,與各諸侯國遠隔千里,如果諸侯擁兵一百萬,那么秦地兵力只要二萬就足以抵擋制勝。憑藉著這樣有利之地勢,從此以後對各諸侯用兵,那就好像在高屋脊上向下傾倒瓶子裡的水從瓦溝里一瀉而下。”後以此典比喻居高臨下,有不可阻擋之有利形勢。此典又作“建瓴”、“建瓴之勢”“建瓴高屋”。

【出典】:

《史記》卷8《高祖本紀》383頁:“秦,形勝之國,帶河山之險,縣(xuán玄,通“懸”)隔千里,持戟百萬,秦得百二焉。地勢便利,其以下兵於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集解》引如淳曰:“瓴,盛水瓶也。居高屋之上而幡瓴水,言其向下之勢易也。建音蹇。”晉灼曰:“許慎曰瓴,壅似瓶者。”

【例句】:

南朝梁·簡文帝《彈棋譜序》:“觀兵棋之式道,上升則博藝穹天,赴下則建瓴高屋。乘危則棧山航海,歷險則束馬懸車。” 北周·庾信《周上柱國齊王憲神道碑》:“莫不如彼建瓴,同斯破竹,一朝指揮,六合大定。” 唐·駱賓王《兵部姚州道破逆賊露布》:“賊據臨代之形,負建瓴之勢,徵風召雨,蝟起蜂飛。” 宋·周邦彥《汴都賦》:“加兵諸侯,如高屋之建瓴,水神皋天邑,以先得者為上計。” 朱自清《那裡走》:“這種……生活樣式,正如高屋建瓴水,它的影響會迅速地伸張到各處。” 劉伯承《千里躍進大別山》:“毛主席洞察全局,高屋建瓴,在指導革命戰爭中所表現的那種非凡英明和偉大氣魄,是史無前例的。”


偏正 建,傾倒。瓴,水瓶。把一瓶水從高屋脊上向下傾倒。比喻居高臨下,其勢不可阻擋。語本《史記·高祖本紀》:“(秦中)地勢便利,其以下兵於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宋·曾極《金陵百詠·天門山》:“~無計取,二梁剛把當殽函。”△褒義。用於描寫氣勢。→橫掃千軍 居高臨下 建瓴之勢 ↔斷斷續續。 也作“建瓴高屋”、“屋上建瓴”。

高屋建瓴字典分解

成語高屋建瓴的解釋 建:倒水,潑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裡的水從高層頂上傾倒。比喻居高臨下,不可阻遏。

高屋的解釋 (1).帽子頂部高起。亦指高起部分。《隋書·禮儀志六》:“﹝帽﹞皇太子在上省則烏紗,在 永福省 則白紗。又有繒皂雜紗為之,高屋下裙,蓋無定準。”《隋書·禮儀志七

建瓴的解釋 (1).語本《史記·高祖本紀》:“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建瓴,即“建瓴水”之省,謂傾倒瓶中之水,形容居高臨下、難以阻擋的形勢。《周書·韋孝寬傳》:“竊以 大

多看看:高柴【歷史人物】

【生卒】:前521—?春秋時衛國人,字子羔。少居魯,受業於孔子。孔子以柴為愚。子路使為費郈宰,孔子以為子羔學未熟習而使為政,是賊害人。

高屋建瓴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