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山西崩,洛鐘東應

歷史字典解釋

《易.乾傳》九五“疏”:“蠶吐絲而商弦絕,銅山崩而洛鍾應。”(見《佩文韻府》卷八四“洛鍾應”下引)

世說新語.文學》“殷仲堪)曰:‘銅山西崩,靈鍾東應,便是《易》耶(上文殷問遠公《易》何以為體?答曰:《易》以感為體。故殷又發此問)?”梁劉孝標注引《東方朔傳》曰:“武皇帝時,未央宮前殿鍾無故自鳴,三日三夜不止。詔問太史待詔(太史,古代掌管記載史事,編寫史書,兼管國家典籍、天文曆法、祭祀的官吏。待詔,也是官名,為應伺召對之意,漢代徵士優異者待詔金馬門。後遂用為官名)王朔。朔言:恐有兵氣。更問東方朔,朔曰:‘臣聞銅者山之子,山者銅之母,以陰陽氣類言之,子母相感,山恐有崩弛者,故鍾先鳴。《易》曰:“鳴鶴在陰,其子和之。”精之至也,其應在後五日內。’居三日,南郡太守上書言,山崩延袤(袤,音máo,縱長,也指橫長;延袤,綿延連續)二十餘里。”

銅山崩洛鍾應,實際上是山崩地震而產生的共振共鳴。後根據上述傳說記載,以“銅山西崩,洛鐘東應”表示重大事件相互影響,彼此呼應。

南朝敬叔《異苑》卷二:“時,殿前大鐘無故大鳴,人皆異之。以問華,華曰:‘此蜀郡銅山崩,故鐘鳴應之耳。’尋上其事,果如華言。”


其他 比喻重大事件互相影響,或同類的集團或個人互相應和。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政事》:“殷曰:‘銅山西崩,靈鍾東應。便是易耶?’”劉孝標註引《漢書·東方朔傳》雲,武帝時,未央宮前鍾無故自鳴三日,召問朔,朔曰:“銅者山之子,山者銅之母,子母相感,山恐有崩弛者。”三日後,南郡太上書,言山崩延袤二十餘里。※崩,不讀作pēng。△多用以表示事件間的因果關係。→同聲相應,同氣相求風馬牛不相及

詞語分解

  • 銅山的解釋 .蘊藏、出產銅礦的山。《史記·佞幸列傳》:“﹝ 文帝 ﹞於是賜 鄧通 蜀 嚴道 銅山,得自鑄錢,‘鄧氏錢’布天下。” 唐 羅隱 《後雪賦》:“至若漲鹽池之水,屹銅山之巔,觸類而生,不可殫言。”

歷史典故推薦:聊城射書才

源見“一箭下聊城”。指高超的才智。清 楊潮觀《魯仲連單鞭蹈海》:“俺展不出聊城下射書才,枉說我紛能解,難能排。”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銅山西崩,洛鐘東應歷史

相關歷史

銅山西崩,洛鐘東應_銅山西崩,洛鐘東應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