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篳門閨竇

篳門閨竇

柴門小戶。喻指窮人的住處。《左傳.襄公十年》:“篳門閨竇之人,而皆陵其上,其難為上矣。”杜預註:“篳門,柴門;閨竇,小戶,穿壁為戶,上銳下方,狀如圭也。”亦作“篳門圭竇”。清 錢謙益《陳府君墓志銘》:“長身偉衣冠,遇篳門圭竇,傴僂而入。”梁啓超《新民說》:“帝王之瓊樓玉宇,窶民之篳門圭竇,可以同成一燼。”


見“篳門圭竇”。《左傳·襄十年》:“~之人,而皆陵甚上,甚難為上矣。”

篳門閨竇字典分解

成語篳門閨竇的解釋 篳門:柴門;圭竇:上尖下方的圭形門洞。形容窮苦人家的住處。

篳門的解釋 荊條竹木編的門。又稱柴門。常用以喻指貧戶居室。《禮記·儒行》:“儒有一畝之宮,環堵之室,篳門圭窬,蓬戶瓮牖。” 陸德明 釋文:“ 鄭 雲篳門,荊竹織門也。 杜預

閨竇的解釋 穿牆小門。上圓下方,似圭。《左傳·襄公十年》:“篳門閨竇之人。” 杜預 註:“閨竇,小戶,穿壁為戶,山鋭下方,狀如圭也。”

不妨一看:篳路襤褸【歷史典故】

同“篳路藍縷”。應修人《上海通信圖書館與讀書自由》:“我們篳路襤褸,孤軍苦戰,非為金錢,非為名譽,不厭不倦,但求心之所安。”

篳門閨竇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