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聞樂拊心

聞樂拊心

歷史字典解釋:

謂聽到音樂,悲思油然而生。三國曹植《求通親表》: “左右惟仆隸,所對惟妻子。高談無所與,發義無所與展。未嘗不聞樂而拊心,臨觴而嘆息也。 ” ●《漢書·中山靖王勝傳》: 建元三年, 中山靖王勝來朝,“天子置酒,勝聞樂聲而泣,問其故,勝對曰: 臣聞悲者不可累欷,思者不可為嘆息。故高慚離擊築易水之上,荊軻為之低而不食,雍門子壹微吟,孟嘗君為之於邑。今臣心結日久,每聞幼眇之聲,不知涕泣而橫集也。” 累: 重。低: 俯首。幼眇(miao): 精美。眇,通 “妙” 。拊心: 撫胸。雍門子: 戰國齊人,善鼓琴,曾以琴見孟嘗君,引琴而彈,孟嘗君涕泣增哀。漢中山靖王在天子的酒宴上聽到美妙的音樂,悲思益甚。

詞語分解

  • 聞的解釋 聞 (聞) é 聽見:聞診。聞聽。聞訊。博聞強記。聞過則喜。聞雞起舞(聽到荒雞鳴而起舞,喻志士及時奮發)。 聽見的事情,訊息:新聞。傳聞。見聞。 出名,有名望:聞人。聞達。 名聲:令聞(好名聲)。醜聞
  • 拊心的解釋 .拍胸。表示哀痛或悲憤。《儀禮·士喪禮》:“婦人拊心不哭。” 晉 陸機 《從軍行》:“苦哉遠征人,拊心悲如何!” 宋 蘇軾 《墨寶堂記》:“故有好書而不得其法,則拊心歐血幾死而僅存。” 康有為 《

歷史典故推薦:逃祿

《國語.楚語下》:“昔鬬子文三舍令尹,無一日之積,恤民之故也……成王每出子文之祿,必逃,王止而後復。”後因以“逃祿”謂為官而不受俸祿。三國 魏 曹丕《田疇辭封議》:“昔薳敖逃祿,傳載其美。”

聞樂拊心_聞樂拊心介紹_歷史知識
聞樂拊心_聞樂拊心介紹_歷史知識糾錯

猜你喜歡:


聞樂拊心_聞樂拊心介紹_歷史知識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if item.fback}}
管理員回覆:{{item.fback}}
{{/if}}
{{/e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