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觿

歷史字典解釋

借指少年。宋趙鼎臣《謝漕薦啟》:“今延世以疏恩,遽濫巾而入仕,彼其己慚於鵜翼,悸兮仍愧於童觿。” ●《詩·風·芄蘭》: “芄蘭之支! 童子佩觿。 雖則佩觿, 能不我知……芄蘭之葉! 童子佩。雖則佩, 能不我甲。 ” 芄 (wan) 蘭: 蘿摩草。 觿(xi): 角錐。用象牙或獸骨制的解結用具。 也為佩飾。(she): 扳指。射箭鉤弦的玉塊。甲: 狎。周代有男子早婚的習俗,成年的女子嫁給一個幼童,作詩自傷。詩以蘿草的嫩葉、嫩枝比喻童子,童子佩戴著象牙的角錐,鉤弦玉玦,卻不知與女子相知親昵。

詞語分解

  • 童的字典解釋 童 ó 小孩子:兒童。童工。童謠。童話。童心。童趣。童真。 舊時未成年的僕人:書童兒。 沒有結婚的:童男。童女。童貞。 未長成的:童牛(沒長角的小牛)。 禿:童山。頭童(喻人禿頂,如“童童齒豁”)。
  • 觿的字典解釋 觿 ī 古代一種解結的錐子。用骨、玉等製成。也用作佩飾:“芄蘭之支,童子佩觿。” 開瓶口、匣蓋的工具:“這大小兩把錐子,叫作大觿、小觿,是開個瓶口兒、匣蓋兒用的。” 筆畫數:; 部首:角; 筆順編號

歷史典故推薦:吞玄鳥卵而孕

參見:吞鳦卵而孕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童觿歷史

相關歷史

童觿_童觿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