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衡據鼎

負衡據鼎怎么寫好看

負衡據鼎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謂身居高位,肩負重任。南朝勰《文心雕龍.程器》:“孔光負衡據鼎,而仄媚董賢;況班 馬之賤職,潘岳之下位哉!”周振甫註:“負衡據鼎,指處丞相位。衡,秤,表持平;鼎,三足,喻三公。”


並列 衡,秤,表持平。身居要位,肩負重任。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程器》:“孔光負衡據鼎,而仄媚董賢;況班馬之賤職,潘岳之下位哉!”△多用於當官方面。

詞語分解

  • 負衡的解釋 謂駕車。衡,車轅頭上的橫木。 漢 焦贛 《易林·復之艮》:“三驪負衡,南取芝香,秋蘭芬馥,盛滿匣匱。”
  • 鼎的解釋 鼎 ǐ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兩耳:銅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鑊。 鍋:鼎罐。鼎鍋。 古代視為立國的重器,是政權的象徵:鼎彝。九鼎。定鼎。問鼎。鼎祚(國運)。 象徵三方並立、互相對峙

歷史典故推薦:別鶴哀

比喻夫妻分離之悲。唐常建《送楚十少府》詩: “鯉魚在金盤,別鶴哀有餘。” 參見:○別鶴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負衡據鼎歷史

相關歷史

負衡據鼎_負衡據鼎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