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燭

剪燭怎么寫好看

剪燭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唐 李商隱《夜雨寄北》詩:“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後以“剪燭”為促膝夜談之典。清 吳偉業《吳門雪舫》詩:“當時聽其語,剪燭忘深更。”

詞語分解

  • 剪燭的解釋 語出 唐 李商隱 《夜雨寄北》詩:“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 巴山 夜雨時。”後以“剪燭”為促膝夜談之典。 清 吳偉業 《吳門遇劉雪舫》詩:“當時聽其語,剪燭忘深更。”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連瑣
  • 剪的字典解釋 剪 ǎ 一種鉸東西的用具:剪刀。 像剪子的東西:火剪。夾剪。剪床。 用剪子鉸:剪斷。剪開。剪影。剪報。剪紙。剪裁。 除掉:剪除。剪滅。 筆畫數:; 部首:刀; 筆順編號:
  • 燭的字典解釋 燭 (燭) ú 用線繩或葦子做中心,周圍包上蠟油,點著取亮的東西(古代亦稱“火炬”):蠟燭。花燭。燭光。燭淚。燭台。風燭殘年。 洞悉:洞燭其奸。 燈泡瓦特數的俗稱:十五燭的燈泡。 筆畫數:; 部首:

歷史典故推薦:齒杖賜

《周禮.秋官.伊耆氏》:“伊耆氏掌國之大祭祀,共其杖鹹。軍旅授有爵者杖,共王之齒杖。”東漢.鄭玄註:“王之所以賜老者之杖。鄭司農(眾)云:‘謂年七十,當以王命受杖者。今時亦命之為王杖。’”“齒杖”是拐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剪燭歷史

相關歷史

剪燭_剪燭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