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手就擒

束手就擒怎么寫好看

束手就擒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自縛其手,讓人捉拿。形容不作抵抗,當俘虜。《宋史.符彥卿傳》:“彥卿謂彥澤、皇甫遇曰:‘與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戰,然未必死。’”《說岳全傳》三七回:“康王見兀朮將次趕上,真箇插翅難逃,只得束手就擒。”《儒林外史》八回:“寧王鬧了兩年,不想被新建伯王守仁一陣殺敗,束手就擒。”


見“束身就縛”。《宋史·符彥卿傳》:“與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戰,然未必死。”

詞語分解

  • 束手的解釋 捆住了手,比喻毫無辦法束手無策 指不抵抗;投降近者奉辭伐罪,旌麾南指,劉琮束手。;;《資治通鑑》詳細解釋.捆綁雙手。《史記·春申君列傳》:“父子老弱係脰束手為羣虜者相及於路。”《舊唐書·懿宗紀》:
  • 就擒的解釋 受擒拿;被捉即刻就擒詳細解釋被捉。擒,也寫作“禽”。《新唐書·李絳傳》:“今孽豎就擒,方收威柄。” 陳毅 《示郝鵬舉》詩:“而今俯首爾就擒,仍自教爾分人狗。”

歷史典故推薦:隨世沉浮

猶隨俗沉浮。《三國志.蜀志.劉巴傳》“問巴訊息,稱曰劉君 子初,甚敬重焉”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賢傳》:“若令子初隨世沉浮,容悅玄德,交非其人,何足稱為高士乎?” 見“隨俗沉浮”。《三國志·蜀書·劉巴傳》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束手就擒歷史

相關歷史

束手就擒_束手就擒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