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仍反背

屍仍反背怎么寫好看

屍仍反背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卷十八《壬午殉難》:“兵部尚書鐵鉉被執至京,陛見,背立廷中,正言不屈,令一顧不可得,割其耳鼻,竟不肯顧。……遂寸磔之,至死,猶喃喃罵不絕。文皇乃令舁(yú扛,抬)大鑊至,納油數斛熬之,投鉉屍,頃刻成煤炭;導其屍使朝上,轉展向外,終不可得。文皇大怒,令內侍用鐵棒十餘夾持之,使北面。笑曰:‘爾今亦朝我耶!’語未畢,油沸蹙濺起丈余,諸內侍手糜爛棄棒走,屍仍反背如故。文皇大驚詫,命葬之。”

明朝成祖朱棣(燕王)於建文四年奪帝位,朝中文武官員有不從者,都遭到慘殺。兵部尚書鐵鉉以背對篡位者,以示抗議,雖經割耳,磔(zhé分裂肢體)死,油烹,屍體終不肯面向。後遂用為忠臣剛烈至死志不移之典。

清.谷應泰《明事紀事本末》卷十八《壬午殉難》:“又若赴義之最烈者,鐵鉉之屍還反背,景清之死猶犯駕。”

詞語分解

  • 屍的解釋 屍 ī 死人的身體:屍體。屍骸。殭屍。借屍還魂。 〔屍位〕空占著職位而不做事,如“屍屍素餐,“屍屍誤國”。 古代祭祀時,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筆畫數:; 部首:屍; 筆順編號:
  • 反背的解釋 .亦作“ 反北 ”。背叛。《戰國策·齊策六》:“食人炊骨,士無反北之心,是 孫臏 、 吳起 之兵也。”《三國志·魏志·杜襲傳》:“ 襲 帥傷痍吏民決圍得出,死喪略盡,而無反背者。” 元 鄭光祖 《周

歷史典故推薦:苦心焦慮

歐陽山《三家巷》:“經過三番五次的苦心焦慮,仍然找不到完全滿意的解決途徑。”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屍仍反背歷史

相關歷史

屍仍反背_屍仍反背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