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歷史字典解釋

殆:危險。 知道適可而止就沒有危險,還可以保持長久。 戒人不要貪得無厭。語出《老子》四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五代.南唐.潘佑《為李後主與南漢後主第二書》:“玉帛朝聘之禮才出於境,而天下之兵已息矣,豈不易如反掌,固如太山哉!何必扼腕盱衡,履腸蹀血,然後為勇也!故曰:‘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參見〔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條。

詞語分解

  • 知止的解釋 .謂志在達到至善的境地。語本《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 朱熹 集註:“止者,所當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則志有定向。” 唐 柳宗元 《酬婁秀才寓居開
  • 長久的解釋 時間延續很長不是長久之計詳細解釋.時間很長;持久。《國語·越語下》:“其君臣上下皆知其資財之不足支長久也。” 三國 魏 曹操 《秋胡行》之二:“天地何長久,人道居之短。” 宋 王十朋 《點絳唇

歷史典故推薦:弧辰

源見“懸弧射矢”。指男子生日。明 張居正《答上師相徐存齋書》之二五:“恭惟弧辰屆節,壽纏增輝。天上神仙,身久留於寰世;山中宰相,望益重於華夷。”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知止不殆可以長久歷史

相關歷史

知止不殆可以長久_知止不殆可以長久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