鶂飛

歷史字典解釋

源見“六鷁風”。喻遭遇挫折,失利。北周 庾信《入彭城館》詩:“鶂飛傷楚戰,《雞鳴》悲漢圍。”

詞語分解

  • 鶂飛的解釋 《穀梁傳·僖公十六年》:“六鶂退飛,過 宋 都。”《漢書·五行志下之上》:“ 宋襄公 區霿自用,不容臣下,逆 司馬子魚 之諫,而與彊 楚 爭盟,後六年為 楚 所執,應六鶂之數雲。”後用“鶂飛”作為 春
  • 鶂的字典解釋 鶂 ì 古同“鷁”。 筆畫數:; 部首:鳥; 筆順編號:
  • 飛的字典解釋 飛 (飛) ē 鳥類或蟲類等用翅膀在空中往來活動:飛天(佛教壁畫或石刻中的空中飛舞的神)。飛躍。飛鳥。 在空中運動:飛雪。火箭飛向太空。 形容極快:飛駛。飛黃騰達(喻人驟然得志,官位升遷快)。 極,特

歷史典故推薦:在莒

《左傳.莊公八年》載:“襄公立,無常。鮑叔牙曰:‘君使民慢,亂將作矣。’奉公子小白出奔莒。”後公子糾被殺,公子小白回齊執政,是為齊桓公。又戰國時齊閔王之子法章避難逃於莒,回國後拜為襄王。後因以“在莒”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鶂飛歷史

相關歷史

鶂飛_鶂飛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