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韋編三絕

韋編三絕

韋:熟牛(或其他獸)皮條。編:編成竹簡冊籍。 三絕:多次磨斷。 此典指孔子閱讀《易經》次數太多,使聯串竹簡冊籍之皮條多次磨斷。後以此典形容讀書勤奮,精研細讀。 孔子晚年喜好閱讀《易經》,並為《彖》、《繫》、《象》、《說卦》、《文言》等篇作序。他讀《易經》勤奮,以致把編聯竹簡冊籍之皮條都多次磨斷。孔子說:“要是給我幾年時間,我對於《易經》從文辭到義理都可以充分掌握。”此典又作“韋實三絕”、“易韋三絕”、“十絕編”、“絕韋編”、“三絕韋編”、“絕韋”、“編三絕”。

【出典】:

《史記》卷47《孔子世家》1937頁:“孔子晚而喜《易》(又稱《易經》或《周易》)。序《彖(tùan團去)》(解釋六十四卦卦名、卦義、卦辭)、《繫(jì系)》(是《易經》之通論)、《象》(解釋六十四卦卦名)、《說卦》(記述八卦所象事物)、《文言》(解釋乾、坤兩卦之卦辭及爻辭)。讀《易》,韋編三絕。曰:‘假(給)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bīn bīn,文質兼備,兼通文辭與義理)矣。”

【例句】:

晉·葛洪《抱朴子·自敘》:“聖者猶韋編三絕,以勤經業,凡才近人,安得兼修。”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宗經》:“韋編三絕,固哲人之驪淵也。” 唐·楊炯《大周明威將軍梁公神道碑》:“七步立成,五行不輟。家惟萬卷,韋實三絕。” 宋·蘇軾《夜夢》:“易韋三絕五猶然,如我當以犀革編。” 宋·陸游《題庵壁》:“更餘一事猶當勉,讀易從今十絕編。” 宋·張孝祥《有懷長沙知識》:“唯有吾宗老兄弟,閉門依舊絕韋編。” 宋·陸九淵《與王順伯書》:“韋編蘭絕而後贊《易》,敢道尊兄未嘗從事如此工夫。” 元·耶律楚材《過天德和王輔之四首》之四:“韋編三絕耽犧《易》,蕭散風神真隱人。” 元·鮮于必仁《折桂令·書》:“送朝昏雪案螢燈,三絕韋編。” 清·顧炎武《哭張爾岐》:“寄去一書懸劍後,貽來什裘絕韋前。” 清·張瑗《謁韓文公祠》:“總角誦公文,不啻編三絕。”


主謂 原指孔子晚年反覆研讀《易經》,以致編聯竹簡的皮繩斷了多次。後泛指讀書勤奮刻苦治學。語出《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讀《易》,韋編三絕。”晉·葛洪《〈抱朴子〉自敘》:“聖者猶~,以勤經業,凡才近人,安得兼修。”△褒義。多用於描寫勤奮讀書。→讀書破萬卷 手不釋卷 孜孜不倦

韋編三絕字典分解

成語韋編三絕的解釋 韋編: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三:概數,表示多次;絕:斷。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勤奮。

韋編的解釋 (1).古代用竹簡書寫,用皮繩編綴稱“韋編”。《史記·孔子世家》:“讀《易》,韋編三絶。”後以“韋編”借指《易》。 唐 楊炯 《<王勃集>序》:“每覽韋編,思

三絕的解釋 (1).指 三國 魏 《受禪碑》的 王朗 文、 梁鵠 書、 鍾繇 刻字。 唐 李綽 《尚書故實》:“ 魏 《受禪碑》, 王郎 文、 梁鵠 書, 鍾繇 鐫字,謂之

順便了解:韋太后【歷史人物】

見韋賢妃。

韋編三絕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