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鑒 (鑑) 湖

鑒 (鑑) 湖

①即鏡湖。在今浙江紹興市西南四里。《輿地紀勝》 卷10紹興府: 鏡湖 “又曰鑑湖、照湖”。東漢時周三百餘里。唐以後逐漸淤淺縮小。唐杜甫 《壯遊》 詩有 “越女天下白,鑑湖五月涼” 句。清末秋瑾自號 “鑑湖女俠”。

②今浙江紹興市之別稱。以境內有鑑湖,故名。清末紹興革命黨人秋瑾自稱 “鑑湖女俠”。

③在今福建永泰縣東,下游注入大樟溪。明王應山 《閩都記》 卷28永福縣: 鑑湖 “在縣東北,又名沖灣潭,其深叵測,邑人崇德令黃泰少與群兒戲習水,俄頃,風雨大至,有龍露 一爪及泰肩,泰以為瑞匣置之”。

④在今江西吉水縣東。《方輿紀要》 卷87吉安府吉水縣: 鑑湖在 “縣東二里”。《清一統志·吉安府一》: 鑑湖 “其水自縣西東流,索回如帶,澄澈可鑑”。

⑤在今新疆烏魯木齊市。清宣統 《新疆圖志》卷71: “烏魯木齊河流經紅山下,東引為小沼,即鑑湖也。波光澄碧,荇藻交瀠,垂柳覆堤,游魚喋沫,致足佳趣。” 俗於舊曆六月六日爭相遊覽於此。

多學一學:鑒江【歷史地名】

在廣東省西南部。因水澄清如鏡,故名。上源出信宜市北雲開大山南麓,南流經高州、化州等市,到吳川市沙角入南海。長211千米,流域面積9445平方千米。支流有羅江、曹江、袂花江、大井河等。上游支流上建有高州水庫。1972年在吳川市建成塘尾分洪河,長3.7千米,縮短入海流程27.4千米,增加排洪量,原出海河段由此萎縮。化州以下汛期可通航20~25噸級船舶,枯水期可通10噸級以下船舶。

鑒 (鑑) 湖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