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咯嘓社

歷史字典解釋

又作哆囉嘓社。即今台灣省台南縣東北東山鄉。為高山族泰雅人哆囉嘓社。清康熙間蔣毓英《台灣府志》 卷1: 倒咯囉嘓社 “離府治六十里”。日本占期間於1920年設番社莊。光復後1950年置東山鄉。

詞語分解

  • 倒的解釋 倒 ǎ 豎立的東西躺下來:摔倒。牆倒了。倒塌。倒台。打倒。臥倒。 對調,轉移,更換,改換:倒手。倒換。倒車。倒賣。倒倉。倒戈。 正順 倒 à 位置上下前後翻轉:倒立。倒掛。倒影。倒置。 把容器反轉或
  • 社的解釋 社 è 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禮:春社。秋社。社日。社稷(“社”是土神,“稷”是穀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後用以借指國家)。 團體或機構:報社。結社。 筆畫數:; 部首:礻; 筆順

歷史地名推薦: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舊自治州名。年由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區改置。在今海南省中南部。轄保亭、樂東、白沙、東方、崖縣、陵水、瓊中等縣。自治州人民政府駐通什今五指山市。年撤銷,改由海南行政區直轄。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倒咯嘓社歷史

相關歷史

倒咯嘓社_倒咯嘓社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