洈山

歷史字典解釋

一名起龍山。在今湖北松滋縣西南。《漢書·地理志》 南郡高成縣: “洈山,洈水所出。” 《清一統志·荊州府一》: 起龍山 “在松滋縣西南八十里。古名洈山,山腰有轎兒岩,山有田宜稻,旁有池曰黑龍,資以灌溉”。

詞語分解

  • 洈的字典解釋 洈 é 〔洈水〕河名,在中國湖北省。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號:
  • 山的字典解釋 山 ā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屋兩側的牆壁。亦稱“房山”)。 形容大聲:山響

歷史地名推薦:大鎮

在江蘇省姜堰市東南部,北瀕周山河、東隔東薑黃河與海安縣相望。面積平方千米。人口.萬。鎮人民政府駐大#;莊,人口。傳明村東河心有一土龍埂,得名大嶺莊,後諧音成今名。或以為“#;”系小型水利設施,即土堤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洈山歷史

相關歷史

洈山_洈山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