珉玉坑

珉玉坑怎么寫好看

珉玉坑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在今河南息縣西南淮水中。《元和志》 卷9新息縣: “珉玉坑,在古息城東南五步,周回一百五十步,深三尺,其玉顏色潔白,堪為器物,隋朝官採用,貞觀中亦令採取。其後為淮水所沒。開元中淮水東移,珉坑重出,其玉溫潤倍勝昔時,蔡州至今以為厥貢之首。”


在今河南省息縣東南淮河中。隋時於此置官采貢玉。唐初為淮水沒,開元中淮水東移,復出玉。後又沒於淮水。

詞語分解

  • 珉玉的解釋 .似玉的美石。《漢書·司馬相如傳上》:“珉玉旁唐,玢豳文磷。”《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珉”作“瑉”。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穀水》:“圃中有古玉井,井悉以珉玉為之,以緇石為口。”《宋史·輿服志六》
  • 坑的字典解釋 坑 ē 窪下去的地方:坑窪。火坑(喻悲慘的生活環境)。 把人活埋:坑殺。焚書坑儒。 陷害,設計使人受到損失:坑害。坑騙。 地洞。 筆畫數:; 部首:土; 筆順編號:

歷史地名推薦:阿真川

在今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行政委員會境。《方輿紀要》卷罕東衛:阿真川“在衛西南。明初,藍玉討叛部哈昝等,深入至阿真川是也”。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珉玉坑歷史

相關歷史

珉玉坑_珉玉坑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