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邏樓鎮

邏樓鎮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凌雲縣東部、青龍山西麓。面積230平方千米。人口2.9萬,12%瑤族,11%壯族。鎮人民政府駐邏樓街,人口1250。邏樓,壯語地名,意為“樓下”。因街口處有樓,出入街從樓下過,故名。1950年為凌雲縣二區。1958年設邏樓公社,1962年改區,1968年復公社,1984年置鎮。產稻、玉米、甘蔗、油茶、油桐、八角等。有鐵鍋、爆竹、造紙、農具等廠。為縣第二大集鎮,木材、雲耳、香菇集散地。公路通縣城、百色。

邏樓鎮字典分解

鎮國語字典 鎮 (鎮) zhèn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

多學學:邏娑【歷史知識】

亦作邏些。古地名。屢見於唐代文獻。藏文的音譯,本意為“有城垣之地”,或釋為“山羊之地”(源於遠古傳說山羊負土填湖,於上建寺)。唐代吐蕃國都,即今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吐蕃贊普松贊乾布始於此地建都,修築宮室及大昭寺等神殿。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嫁吐蕃贊普入吐蕃也至此地。長慶二年(822)唐蕃會盟即於邏娑東哲堆園舉行。吐蕃崩潰後,聲名沉晦。明永樂七年(1409)宗喀巴於大昭寺興辦大祈願會,又建立噶丹(葛丹)

邏樓鎮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