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耳山

辟耳山怎么寫好看

辟耳山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一作卑耳山。在今山西平陸縣西北。《國語·齊語》: “懸車束馬,逾太行與辟耳之谿拘夏。”《史記·封禪書》: 齊桓公曰,寡人 “束馬懸車,上卑耳之山”。《集解》: 韋昭曰: “卑耳即 《齊語》 所謂辟耳。”


古山名。又稱卑耳山。在今山西省平陸縣西北。《國語·齊語》:“懸車束馬,逾太行與辟耳之溪拘夏。”參見“卑耳山”。

詞語分解

  • 辟耳的解釋 古山名。一作 卑耳 。在今 山西 平陸 西北。《國語·齊語》:“懸車束馬,踰 太行 與 辟耳 之谿 拘夏 。” 韋昭 註:“ 太行 、 辟耳 ,山名也。 拘夏 , 辟耳 之谿也。三者皆山險谿谷。”《
  • 山的字典解釋 山 ā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屋兩側的牆壁。亦稱“房山”)。 形容大聲:山響

歷史地名推薦:西京道

遼重熙十三年置,治所在大同府治今山西大同市。轄境約當今河北張家口地區、山西雁門地區和內蒙古烏加河與東勝市以東、多倫縣以西等地區。金初改置西京路。 遼“五京道”之一。重熙十三年年置,治大同府即今山西大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辟耳山歷史

相關歷史

辟耳山_辟耳山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