龕山

龕山怎么寫好看

龕山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在今浙江山市東二十八里坎山鎮。宋《淳祐臨安志》 卷10“江潮” 引姚寬 《西溪叢語》:“或云: (浙江) 夾岸有山,南曰龕,北曰赭,謂之海門。”即此。《方輿紀要》 卷92蕭山縣:龕山在“縣東北……嘉靖 三十二年參將湯克寬大破倭夷於龕山,三十四年督臣胡宗憲又敗倭於此”。

②在今榆中縣南二十里。《明 一統志》 卷36臨洮府: 龕山 “在金縣南二十里。宋元豐四年置寨於此”。


古山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東坎山鎮。其形如龕,故名。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參將湯克寬、三十四年胡宗憲在此大破倭寇

詞語分解

  • 龕的字典解釋 龕 (龕) ā 供奉佛像、神位等的小閣子:佛龕。神龕。 古同“戡”,平定。 筆畫數:; 部首:龍; 筆順編號:
  • 山的字典解釋 山 ā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屋兩側的牆壁。亦稱“房山”)。 形容大聲:山響

歷史地名推薦:馬鬐山

又名巨公山、磨旗山。即今山東莒縣東南六十里,與莒南縣交界處之馬丌山。清光緒《山東通志》卷:“以形似名。”潯水出此。 又稱巨公山、磨箕山。在山東省莒南縣、莒縣交界處。西、北均瀕潯河,峰巒連綿,形如馬鬐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龕山歷史

相關歷史

龕山_龕山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