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經洞

石經洞怎么寫好看

石經洞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一名藏經洞。在今北京市房山區西南五十里石經山。洞七穴二。《明一統志》卷1順天府:石經洞“在石經山東,隋大業間法師靜琬者處此,募緣鑿石為板,刻經一藏以傳於後。唐貞觀初,僅成大涅槃一部,而法師卒。後子相繼,歷遼、金始完”。洞內貯藏自隋、唐幽州沙門靜琬所刻石經,其後歷朝相承,至清康熙年間,前後歷時近千年,刻經一千餘部,經版一萬五千餘塊。

詞語分解

  • 石經的解釋 .刻在石上的儒家經典。 漢平帝 元始 元年 王莽 命 甄豐 摹古文《易》、《書》、《詩》、《左傳》於石,此為石經之始。 漢 代以後其文字至今尚可考見者,有: 漢靈帝 熹平 四年公元年 蔡邕 用隸書
  • 洞的字典解釋 洞 ò 窟窿,深穴,孔:洞穴。山洞。洞簫。空洞。漏洞。洞府。洞天。 打洞,打成洞(穿透):一狼洞其中。 透徹地,清楚地:洞悉。洞穿。 說數字時用來代替零。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號:

歷史地名推薦:焦源嶺

在今湖南江永縣西南十五里。《清一統志·永州府一》: 焦源嶺 “以其橫亘,亦名橫嶺。水自嶺東出者注瀟江,自嶺西出者注桃川”。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石經洞歷史

相關歷史

石經洞_石經洞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