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州長官司

歷史字典解釋

明洪武十七年 (1384) 改真州置,屬播州宣慰司治所在今貴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東南舊城鎮。萬曆二十九年 (1601) 改置真安州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珍州思寧等處長官置,治今貴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西南上壩。轄境相當今貴州省正安、道真等縣地。屬遵義府。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改真安州。

詞語分解

  • 官司的解釋 ∶訴訟打官司一到任就有一件人命官司詳至案下。;;《紅樓夢》 ∶舊指官府後來不合偷了店主人家錢財,被捉住了,要送官司問罪。;;《水滸》詳細解釋.普通官吏;百官。《左傳·隱公五年》:“若夫山林川澤之實,

歷史地名推薦:龍山寺

清康熙三年建,在今台灣台北市西南萬華區艋舺。 初名普現殿,又名天竺寺。在福建省晉江市安海鎮。相傳始建於隋代,明天啟間重建,清康熙二十三年年建山門、華表、殿堂門、鐘鼓樓。世傳原佛像處有一巨樟,夜發祥光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真州長官司歷史

相關歷史

真州長官司_真州長官司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