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公祏城

歷史字典解釋

唐初建,在今江蘇南京市東。《元和志》卷25潤州上元縣: “輔公祏城,在縣東七里。其地本齊文惠太子苑地也,公祏抅亂,築以為城。其年(按指武德七年,即公元624年) 公祏平,城遂毀廢。”

詞語分解

  • 輔的解釋 輔 (輔) ǔ 古代夾在車輪外旁的直木,每輪二木,用以增加車輪載重支力。 幫助,佐助:輔佐(協助,多指政治上)。輔弼。輔助。輔導。輔相(刵 )。 古代指京城附近地區:畿輔。 人的頰骨:輔車相依(“車”
  • 城的解釋 城 é 圍繞都市的高牆:城牆。城池。城圈。城郭(“城”指內城牆,“郭”指外城牆)。城樓。城堞(城上的矮牆,亦稱“女兒牆”)。城垛。 都市:城市。城鎮。城府(a.城市及官署;b.喻待人處世的心機,如“胸

歷史地名推薦:昆陽縣

①秦置,屬潁川郡。治所即今河南葉縣。《後漢書·光武帝紀》: 王莽地皇四年 三月,“光武別與諸將徇昆陽、定陵、郾皆下之”。六月,殲滅王莽主力軍於此。《水經·汝水注》: “蓋藉 昆水以氏縣也。” 西晉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輔公祏城歷史

相關歷史

輔公祏城_輔公祏城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