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公山

張公山怎么寫好看

張公山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在今江蘇宜興市南三十五里。《新唐書·地理志》:義興縣“有張公山”。《寰宇記》卷92宜興縣:張公山“在縣南三十五里。山巔空穴到底,郭璞注云:陽羨有張公山,洞中南北二堂。故老傳云:張道陵居此求仙,因有公之名,四面水入圻溪”。山麓有張公洞。

②即山。在今江西婺源縣西北。《方輿紀要》卷28徽州府寧縣:率山“今曰張公山。……相傳昔有張公者隱此,因名”。


(1)在江蘇省宜興市東南。相傳張道陵居此,因名。山中有洞曰張公洞,洞口草樹陰翳,三面皆飛岩絕壁,洞內廣深,可容百人。(2)即“率山”。

詞語分解

  • 山的字典解釋 山 ā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屋兩側的牆壁。亦稱“房山”)。 形容大聲:山響

歷史地名推薦:陘城

又稱陘庭、汾陘。在今山西曲沃縣東北。《史記·白起傳》:秦昭王四十三年前,“白起攻韓陘城,拔五城,斬首五萬”。即此。又《韓世家》作“秦拔我陘城汾旁”,《范睢傳》作“秦攻韓汾陘,拔之”。蓋陘城在汾水之旁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張公山歷史

相關歷史

張公山_張公山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