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農渠

惠農渠怎么寫好看

惠農渠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清雍正四年 (1726) 修,在今寧夏北部河西岸。清乾隆 《寧夏府志》 卷8: “惠農渠,口初在寧夏縣葉升堡俞家嘴,並漢渠而北,至平羅縣西河堡歸入西河,長二百里。” 渠東築長堤以防黃河泛濫,渠西疏西河舊淤,以瀉漢、唐兩渠諸湖之溢水。七年 (1729) 工成,可灌溉田二萬餘頃。乾隆五年 (1740) 又引渠至平羅縣市口堡入黃河,與西河別流,計長一百三十餘里,增加灌溉田四千五百餘頃。


俗稱皇渠。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北部、黃河西岸。始挖於清雍正四年(1726年),在陶家嘴南花家灣鑿渠引水,北流入西河,後又引渠至平羅市口堡入黃河。後屢經疏浚、改建。長130多千米,寬40惠農渠44米,引水流量70惠農渠80米3/秒。流經青銅峽市、永寧縣、銀川市郊及賀蘭、平羅、惠農等縣。可灌溉農田七萬多畝。

詞語分解

  • 渠的字典解釋 渠 ú 水道,特指人工開的河道或水溝:渠道(亦指途徑,門路)。溝渠。 大:渠帥。渠魁(首領)。 方言,他:渠儂(他,他們)。渠輩。 車輞,古代車輪的外圈。 渠 ù 豈:“掾部渠有其人乎?” 筆畫數

歷史地名推薦:直隸

明稱京師所轄地區為直隸。永樂中建都順天府 今北京市 後,稱北京所轄地區為直隸或北直隸,簡稱北直。轄境相當今北京、天津二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山東的小部地區。稱南京所轄地區為南直隸,簡稱南直。轄境相當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惠農渠歷史

相關歷史

惠農渠_惠農渠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