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董鄂路

董鄂路

在今遼寧新賓縣南及桓仁縣西一帶。以董鄂河 (今渾江)、建州女真董鄂部居此而得名。《明史· 劉綎傳》: 萬曆四十七年 (1619),“經略楊鎬令綎及杜松、李如柏、馬林四路出帥。綎兵四萬,……大清兵五百守董鄂路,聞綎軍至,逆戰”,劉綎戰死。


在今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南及桓仁滿族自治縣西一帶。以董鄂河(今渾江)、建州女真董鄂部居此得名。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發四路師征後金,後金守董鄂路以防明東南路軍及朝鮮聯軍,即此。

董鄂路字典分解

路國語字典 路 lù 道,往來通行的地方:道路。公路。水路。陸路。路途。路程。路人(行路的人,喻不相干的人)。狹路相逢。 思想或行動的方向、途徑:思路。生路。出路。路子。路

多學學:董溪【歷史人物】

字惟深,董晉子。明經及第。討王承宗,擢度支郎中,為東道行營糧料使。以盜軍資流放封州,旋賜死於長沙。唐河中虞鄉人,字惟深。董晉子。年十九,明兩經登第。隨父於幕府。德宗貞元中,授京兆府法曹,歷度支員外郎、倉部郎中、萬年令。憲宗元和初,用兵河北,改度支郎中,充糧料使。兵罷,除商州刺史。俄坐貪贓糧料,除名,流封州,尋賜死於湘中。

董鄂路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