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大田鎮

大田鎮

北宋置,屬臨海縣。即今浙江臨海市東北二十里大田鎮。


(1)在天津市漢沽區西北部,北瀕薊運河。面積11平方千米。人口 8840。鎮人民政府駐大田莊,人口 2300。明初由田姓建莊,始稱“西田莊”,簡稱田莊,因後派生小田莊,故改名大田莊。1953年設鄉,屬寧河縣。1961年劃入漢沽區,改公社。1982年改鄉,1997年置鎮。主產蔬菜、稻。有紡紗、制桶、塑膠、針織等廠。漢大、大蘆公路經此,薊運河上設有渡口。(2)在遼寧省普蘭店市西南部。面積76.7平方千米。人口2.2萬。鎮人民政府駐田家,人口740。以田姓首居此地得名。1956年設大田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85年置鎮。主產玉米、高粱等。有服裝等廠。瀋大鐵路經此。(3)在浙江省臨海市東北部。面積113平方千米。人口6.2萬。鎮人民政府駐大田,人口1萬。傳鎮南昔有塊大田,俗稱“七畝田頭”,鎮由此得名。歷史悠久,宋《元豐九城志》:臨海縣有“大田、大大章安二鎮”。宋嘉定《赤城志》:宋元豐中建“大田稅場,……淳熙六年(1179年)省罷,未幾復建,嘉定元年(1208年)又罷,二年復建”。清雍正四年(1726年)定製鄉市,稱之大田鎮市。1928年曾置大田鎮,1961年為大田公社,1984年復置鎮。產稻,並產柑橘、蠶繭。工業較發達,有紡織、服裝、皮革、化學、橡膠等廠。1949年6月至1950年5月曾為臨海縣人民政府駐地。系臨海市東北部經濟重鎮,商貿歷來興旺。甬台溫高速公路、甬臨公路經此,大田至前所公路起點,是臨海市交通樞紐。城南城隍廟建於清光緒年間,廟內石廊龍柱,雕刻精美。並有法輪寺、唐代詩人鄭虔墓。(4)在山東省平度市東北部。面積156平方千米。人口3.3萬。鎮人民政府駐北大田,人口2000。明嘉靖年間王辟統由河崖王家遷此立村,因村東有塊較大的田地,三個村共同耕種,該村田地在北,故取名北大田。1949年為大田區、龍山區,1953年屬崮山區、舊店區。1958年設大田鄉,同年秋改為大田公社。1976年闢建龍山公社,1984年為大田鄉、龍山鄉,1994年兩鄉合併組成大田鎮。產小麥、玉米、甘薯和花生,盛產蘋果。有大理石、草編、果品加工等廠。平度市林場在境內,是避暑游賞的勝地。平南、長大公路經此。(5)在廣東省恩平市西部。面積95平方千米。人口1.7萬。鎮人民政府駐大田圩,人口4100。明萬曆年間在錦江南岸大田洞建圩,習稱大田圩。鎮因圩名。明、清屬西成都。1912年屬恩平縣第八區,1935年屬第一區,1952年屬第七區。1957年設大田鄉,1958年置大田公社。1983年改區,1987年建鎮。地處天露山東麓低山丘陵區。有錦江水庫與錦江水電站。林地盛產杉、松與雜樹。農產以稻為主,並產甘蔗、木薯、豆類及柑橙、蕉。有磚瓦、木材、服裝等廠。有公路接325國道。(6)在廣東省五華縣西部。面積109平方千米。人口1.8萬。鎮人民政府駐大田圩,人口 1140。相傳駐地附近曾有大塊稻田,故名。1949年設大田鄉,屬五華縣二區。1950年屬長布區,1952年屬六區,1957年屬長布鄉,1958年屬長布公社。1961年析置大田公社,1963年省入長布公社。1972年又析置大田公社,1983年改區,1987年建鄉,1993年設鎮。地處潭下河上游山地,境西七目嶂(海拔1318米)是五華縣最高峰。有鐵、錫、鎢、鉬、鈷等礦。主產稻、甘薯、生薑,並產香菇、木耳、茶葉、厘竹等。大田果合柿餅著名。盛產巴戟。工業以採礦為主。華中公路經此。(7)在海南省東方市東部。面積187平方千米。人口 4400。鎮人民政府駐新寧坡村,人口 1320。清代建村,因南有廣闊坡地直到觀音崩嶺北麓大田村,故名。1962年建大田公社,1987年建鄉,2002年設鎮。產稻、甘薯、甘蔗、玉米。周圍產山芒。附近有金礦藏。有大田坡鹿保護區。有公路接225國道。(8)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南部。面積96平方千米。人口 7800。鎮人民政府駐大班莊,人口 2300。以境內有一塊面積34畝的大田得名。1949年為大田鎮,1958年為大田公社,1984年改大田鄉。1996年撤鄉置鎮。有農機、石墨、磚瓦、建築、養殖等業。平大公路經此。

大田鎮字典分解

大田的解釋 (1) [land for growing field crops]∶面積很大種有作物的田地大田還沒有開鐮,人們都呆在家裡打雜(2) [fertile fiel

鎮國語字典 鎮 (鎮) zhèn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

多看看:大祚榮【歷史知識】

?—719 渤海國王。公元698—719年在位。粟末靺鞨首領乞乞仲象之子。唐滅高麗後,與其父率部眾徙營州(今遼寧朝陽)。萬歲通天元年(696)契丹破營州,乃渡遼河東走。父死後,曾以靺鞨及高麗遺眾敗唐兵於天門嶺。聖曆元年(698),率眾至太白山(今長白山)東北奧婁河(今牡丹江上游)一帶,據東牟山(即今吉林敦化市附近六頂山)築壁自固,建立震(振)國,自稱震國王。唐中宗時遣子入唐。先天二年(713),封

大田鎮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