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禮五使

大禮五使怎么寫好看

大禮五使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合稱。亦稱南郊五使。五代、宋代皇帝親行祭祀、大禮時臨時設定,事訖則罷。唐穆宗長慶以後,設禮儀使,以太常卿為之,大禮使以御史中丞為之。五代後梁河南尹為大禮使,分置禮儀使、儀仗使、法物使。後唐始置五使,以宰相為大禮使,兵部尚書為禮儀使,御史中丞為儀仗使,兵部侍郎鹵簿使,開封為頓遞使。後周沿置,唯以禮儀使歸太常。宋初以宰相為大禮使,太常卿為禮儀使,御史中丞為儀仗使,兵部尚書為鹵簿使,知開封府橋道頓遞使。其後,太常卿、御史中丞、兵部尚書或闕,則以翰林學士及其他尚書或丞、郎為之。

詞語分解

  • 大禮的解釋 大關節目,與瑣屑末務相對大禮不辭小讓。;;《史記;項羽本紀》詳細解釋.莊嚴隆重的典禮。《禮記·樂記》:“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左傳·文公三年》:“君貺之以大禮,何樂如之!”.特指婚禮。
  • 五使的解釋 唐 宋 行大典時所置五官,均命大臣任之。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錄》卷上:“每南郊大禮,循 唐 制命五使。宰相為大禮使,學士為儀禮使、鹵簿使,御使中丞為儀仗使,知 開封府 為橋道頓遞使。”參閱 宋

歷史知識推薦:廖氏

?— 明福建甌寧今建甌人。鄧茂七侄媳。從茂七起義,驍勇善戰,號“女將軍”。正統十四年,起義失敗,歸母家。後為官府捕殺。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大禮五使歷史

相關歷史

大禮五使_大禮五使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