涴市鎮

歷史字典解釋

(涴wò) 在湖北省松滋市東北部、長江南岸。面積193.5平方千米。人口6.2萬。鎮人民政府駐涴市,人口5000。因長江流經此處蜿蜒曲折,故名。1950年為松滋縣第三區,1955年屬大同區,1957年屬沙道觀區,1958年屬大同公社,1961年屬大同區。1975年析置涴市公社,1976年併入沙道觀公社。1978年更名為涴市公社,1984年改區,1987年置涴市鎮。主產稻、棉,多鮮魚。有農機、服裝、電線、印刷、五金、化纖、釀酒、軋花等廠。鎮區明至清末一直為江陵、枝江、松滋三縣的驛站。沙公路經此。

詞語分解

  • 鎮的字典解釋 鎮 (鎮) è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鎮反。鎮服。鎮懾。鎮守。 安定:鎮靜。鎮定

歷史地名推薦:昌衍鄉

又作昌平鄉。春秋魯地,在今山東曲阜市東南五十里尼山之西。《左傳》: 僖公二十九年 前,“介葛盧來朝,舍於昌衍之上,公在會,饋之芻米”。註: “昌衍,魯縣東南有昌平城。” 《史記·孔子世家》: “孔子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涴市鎮歷史

相關歷史

涴市鎮_涴市鎮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