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甘棠鎮

甘棠鎮

(1)在北京市通州區東部。面積38.8平方千米。人口1.7萬。鎮人民政府駐侉子店,人口 1350。鎮區明已成村,因山東人居此而名。後因域內有大甘棠,史稱甘棠鄉,改今名。1948年屬通縣二區。1956年為侉子店、馬坊二鄉管轄。1958年屬西集公社,1961年設甘棠公社。1983年改鄉,2000年置鎮。地處北運河、潮白河間。主產小麥、玉米。為蔬菜、水果重點產區之一。有服裝、樂器、家具、構件等廠。古蹟有張家門樓。(2)在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中部。區人民政府駐地。面積104平方千米。人口3.5萬。鎮人民政府駐甘棠,人口1.2萬。因地處太平盆地中心,原為坦平趕集圩市,俗稱趕坦,明末,因盛產甘甜的棠梨而名甘棠。1949年設甘棠鎮,1958年成立甘棠公社,1966年復設甘棠鎮。產稻、茶葉、蔬菜、水果。有工具機、竹編工藝、林化工等廠。鎮區依山沿公路分布。原為太平縣最大集鎮。1963年以來歷為太平縣、黃山市、黃山區人民政府駐地。有黃山國際大酒店等高、中檔賓館三十餘所,療養院多所。有橋岩公路。旅遊專線公路至黃山北大門芙蓉嶺和黃山北山索道相接。(3)在福建省福安市西南部。面積103平方千米。人口5.1萬。鎮人民政府駐甘棠,人口 7990。原名三塘,後衍為今名。1950年設甘棠鎮,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鎮。明代築有城牆,稱甘堂堡。境內為海積平原,農業發達,為全市商品糧基地之一,盛產油茶、茶葉。有魚種場、罐頭廠。福分(福鼎)公路經此。水運北達賽岐,南經白馬港通外海。(4)在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北部。面積134.6平方千米。人口2.2萬。鎮人民政府駐甘塘坳,人口 5200。因北有山坳名甘塘坳,後演變為甘棠坳,鎮以坳名。1950年設甘棠坳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鎮。主產稻,並產柑橘、西瓜、杉、松、茯苓、天麻。礦產有金、煤、鋁土等。有水泥、防腐阻燃木材、鑄造、裝飾工藝品等廠。有縣北部最大圩場和木材集散地。焦柳鐵路經此,有公路接209國道。(5)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賓陽縣南部。面積291平方千米。人口4.9萬,86%為壯族。鎮人民政府駐甘棠圩,人口 3000。明萬曆年間建圩,原稱鹽埠,後改今名。1950年為永淳縣十一區,1952年為賓陽縣十三區。1958年稱甘棠公社,1962年改區,1968年復公社。1984年改鄉,1994年置鎮。產稻、玉米、甘蔗、生薑、菸葉等。有農機、化工、紅磚、鑄造等廠。集市貿易興盛。為大米、甘蔗、花生、蔬菜、畜禽及竹木器集散地。公路通縣城及橫縣。桂海高速公路經此。(6)在四川省開江縣中部偏南。面積29平方千米。人口2.4萬。鎮人民政府駐甘棠,人口 1710。取古句“蔽芾甘棠”得名。1950年置甘棠鎮,1952年改鄉。1958年更紅旗公社,1972年復改甘棠公社。1984年改鄉,1992年置鎮。產紅麻、蠶繭和柑橘。有農具、磚瓦、釀酒、糧油加工、建築等業。梁雙公路經此。有建於清道光年間的“雷代朝之妻胡氏節孝坊”。

甘棠鎮字典分解

甘棠的解釋 (1).木名。即棠梨。《詩·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召伯 所茇。” 陸璣 疏:“甘棠,今棠梨,一名杜梨。” 宋 張孝祥 《青玉案·餞別劉恭父》詞

鎮國語字典 鎮 (鎮) zhèn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

多學學:甘心忍受【歷史典故】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莊公九年》:“管、召仇也,請受而甘心焉。”

甘棠鎮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