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官職>> 司農丞

司農丞

官名。南朝梁、陳為司農卿副貳。梁四班,陳八品、六百石。北魏為“大司農丞”省稱。北齊置為司農寺屬官,位次卿、少卿,七品。歷朝沿置。隋、唐、五代判本寺日常公務,掌租稅折糙進京收納及官產奴婢分配等事。隋置五員,初正七品,煬帝改從五品; 唐置六員,從六品上。高宗時隨本寺改名司稼丞,旋復舊。北宋置一員,初為寄祿官,用以表示品級俸祿,神宗熙寧三年 (1070),始為職事官,協助判寺、同判寺推行新法; 元豐 (1078—1085) 改制後,參領本寺公務,正八品。南宋初隨寺省。高宗紹興三年 (1133) 復置,員二人,時未置寺,有事則申報戶部施行; 四年始復置寺。遼朝為南面官。元朝一度置,隸司農寺,旋改“大司農丞”。元末朱元璋曾置,隸“司農司”,明洪武元年 (1368) 罷;三年復置,員四人,正五品,四年罷。自北齊以來,亦稱“司農寺丞”。參見“司農寺”、“司農司”。

司農丞字典分解

司農的解釋 (1).官名。上古時代負責教民稼穡的農官。《呂氏春秋·季冬》:“命司農,計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相生》:“器械既成,以給司農

丞國語字典 丞 chéng 幫助,輔佐:丞相(古代輔佐帝王治理國家大事的統率百官的最高大臣)。 封建時代輔佐主要官員做事的官吏:府丞。縣丞。 古同“承”,秉承。 筆畫數:

也學習下:司徒【歷史知識】

官名。(1)掌管民戶、土地、徒役的輔政大臣。相傳商代已置,為天子五官之一。西周為三公之一,金文又作“司土”。《周禮》中列為六卿之一,掌地官。春秋戰國沿置,位列卿。時又有大司徒、都司徒、左司徒、右司徒等名。(2)三公之一。東漢建武二十七年(51),改大司徒為司徒,與太尉、司空並為三公,分掌宰相職能,秩萬石。本職掌民政,年終考課州郡長官,名義上分部太僕、大鴻臚、廷尉三卿,並參議大政,實際上權歸尚書,

司農丞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