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伯中士、下士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周禮》天官之屬有寺人,員額五人,在王的正內,為宮中近侍之官,掌王的內人及女官的戒令。北周依《周禮》置巷伯中士,正二命;巷伯下士,正一命。屬天官府內上士。

詞語分解

  • 巷伯的解釋 宦官,太監。因居宮巷,掌宮內事,故稱。《左傳·襄公九年》:“令司宮、巷伯儆宮。” 杜預 註:“司宮,奄臣;巷伯,寺人。皆掌宮內之事。” 唐 范攄 《雲溪友議》卷五:“ 李相公 林甫 ,當 開元 之
  • 下士的解釋 ∶低於中士而高於一等兵的軍士 ∶下士的官職或職位;下士軍銜詳細解釋.官名。古代天子、諸侯都設有士,分上士、中士、下士。 秦 以後亦沿用。《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諸

歷史官職推薦:外朝

相傳周制天子諸侯皆有三朝: 外朝一; 內朝二: 燕朝、治朝,為國君聽政之所。秦至漢初,中都官本無內外之分,丞相為百官之長,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務。漢武帝為強化皇權,以侍中、常侍、給事中等近臣組成內朝,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巷伯中士、下士歷史

相關歷史

巷伯中士、下士_巷伯中士、下士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