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官職>> 邑士

邑士

唐配備給公主、郡主與縣主的服役人員。據《通典·職官十七》記載,“邑士,公主八十人, 郡主六十人, 縣主,四十人;特封縣主,三十四人”。開元中準錢發給,成為爵祿的組成部分。

邑士字典分解

邑士的解釋 本縣士人。 元 揭傒斯 《廬江縣學明倫堂記》:“是役也,相其成者,主簿 盧廷瑞 ;董其事者,邑士 洪琮 、 薛興宗 。”

邑的解釋 邑 yì 城市,都城:城邑。都邑。 舊指縣:邑人(同鄉的人)。邑庠(明清時稱縣學)。邑宰。 古代諸侯分給大夫的封地:采邑。 古同“悒”,愁悶不安。 筆畫數:7

士的解釋 士 shì 古代統治階級中次於卿大夫的一個階層:士族。士大夫。 舊時指讀書人:士子。士民。學士。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士女。 對人的美稱:志士。烈士。女士。

多看看:邑犬群吠【歷史典故】

邑:小城市。小色犬多,聚在一起吠叫,比喻小人群聚毀謗賢智之士。戰國楚屈原《懷沙》:“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誹俊疑傑兮,固庸態也。” 主謂 邑犬,村鎮中的狗。比喻一群小人誹謗賢人智士。《楚辭·九章·懷沙》:“~兮,吠所怪也;非俊疑傑兮,固庸態也。”△貶義。用於寫無知無恥的小人。

邑士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