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恤俸餉

優恤俸餉怎么寫好看

優恤俸餉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清朝官員俸餉之一種。用於優恤官員或家屬。王公百官之祿稱為俸,軍兵之祿稱為餉。凡大臣年老有病休致者,武職官有軍功告休者,武職旗員告休者,及以上官員沒後所遺孤、寡無告者,皆得請旨,依例取全俸、半俸、四分之一俸等,以維持生計。凡軍兵出征傷病者,有軍功而告退者,陣亡所遺之孤、寡者,八旗兵故後其妻節者,八旗孤女、八旗鰥寡孤獨無產者,皆得依例領取全餉、半餉、四分之一餉,或領取一定數量之銀、米。

詞語分解

  • 優恤的解釋 見“ 優恤 ”。亦作“ 優卹 ”。.體恤,優待照顧。 唐 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所在將帥,以其客兵,難處使先,不存優恤。待之既薄,使之又苦。” 宋 王栐 《燕翼詒謀錄》卷五:“自後軍帥亦仰承朝
  • 俸餉的解釋 舊指官兵的俸祿和糧餉。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二:“各省駐防及緑旂官兵俸餉共一千三百四十九萬二千七百五十五兩。”《清通典·食貨四》:“惟 浙江 駐防官兵,仍照京制支領俸餉,不給田地。”《清續文獻

歷史官職推薦:司刺

官名。《周禮》秋官之屬。一說為周朝置。掌刑罰。《周禮·秋官》:“司刺,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四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贊司寇聽獄治。壹刺曰訊群臣,再刺曰訊群吏,三刺曰訊萬民。壹宥曰不識,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優恤俸餉歷史

相關歷史

優恤俸餉_優恤俸餉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