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采

食采怎么寫好看

食采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食邑、采地、封地、封邑。《漢書·地理志下·鄭國》:“本周宣王弟友為周司徒,食采於宗周畿內,是為。”

詞語分解

  • 食采的解釋 亦作“ 食菜 ”。享用封邑的租賦。《漢書·地理志下》:“ 周宣王 弟 友 ,為 周 司徒,食采於 宗周 畿內,是為 鄭 。”《後漢書·馮魴傳》:“其先 魏 之支別,食菜 馮城 ,因以氏焉。”《魏書·常
  • 食的字典解釋 食 í 吃:食肉。食慾。 吃的東西:食品。糧食。零食。豐衣足食。 俸祿:“君子謀道不謀食”。 日月虧缺或完全不見的現象:日食。月食。 食 ì 拿東西給人吃:食母(乳母)。 食 ì 用於人名:酈食其
  • 采的字典解釋 采 ǎ 摘取:採擷。採花。採摘。採制。 選取,蒐集,開發,利用:採訪(蒐集尋訪)。採納(接受意見)。採集。採伐。採購。採掘。采寫。 神色,精神:神采。精采。 同“彩”。 〔采采〕盛多的樣子。 古代指官

歷史官職推薦:府佐

魏晉南北朝時期諸公、軍府幕僚佐吏通稱。《宋書·禮一》“司徒、征北、鎮南三府佐。”後世亦指知府之佐官,如同知、通判之類。 吏員名。漢置,《居延漢簡》.甲為漢代張掖太守文書籤署,府佐在守屬之次,其地位相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食采歷史

相關歷史

食采_食采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