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官職>> 作坊使

作坊使

官名。五代始置。宋初因之。太祖開寶九年 (976),分置南、北作坊使。屬西班諸司使,多不領本職,僅為武臣遷轉之階。真宗鹹平元年 (998),定為同六品。神宗熙寧三年(1070),改為東、西作坊使。元豐 (1078—1085) 改制,改正七品。徽宗政和二年 (1112) 重定武臣階官名,改武顯大夫。


官名。唐有作坊,五代置作坊使,為作坊的監官。宋沿置,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分為兩北兩使,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復改稱東、西兩使,屬西班諸司使,通常無職掌,僅為武臣遷轉之階。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改稱武顯大夫。

作坊使字典分解

作坊的解釋 [workshop] 手工業工場

使國語字典 使 shǐ 用:使用。使勁。使役。使力。使錢。 派,差譴:使喚。使命。使女。 讓,令,叫:迫使。 假若:假使。即使。 奉命辦事的人:使者。大使。公使。使館。

也學習下:作法於涼【歷史典故】

法:法度。涼:薄。原意指在物質淡薄的基礎上制定法令。即稅收政策持平,加在人民身上的負擔還不算重。《左傳.昭公四年》:“君子作法於涼,其敝猶貪。作法於貪,敝將若之何?”後用以泛指創製某種事物所依據的基礎薄弱。常形容立法不完善,有流弊。

作坊使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