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官職>> 票旨

票旨

亦稱條旨或票擬,始於明宣德 (1426—1435)中。凡政府重要文書之處理,由內閣輔臣先行擬定辦法,將所擬批答之辭,墨書寫於票簽上,進呈皇帝,再由皇帝朱筆批書。明後期皇帝多不問政,朱批實由宦官掌握。清初沿明制,但不由司禮監秉筆太監代寫,而由內閣滿、漢票簽處侍讀、中書等官擬寫草簽,署名呈大學士閱定、書押,再繕寫正簽,簽背寫明繕寫中書姓名,然後送皇帝,由皇帝親批。所擬有單簽、雙簽、三簽、四簽之別,視本章情況而定。自設軍機處後,重要奏章改用奏摺,僅例行事務題本仍交內閣擬寫。

票旨字典分解

票旨的解釋 明 清 時代,內閣學士代皇帝批答章奏,書寫批語於票簽,貼各疏面,謂之“票旨”。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四》:“ 楊文定 亦但以太常少卿入,不兼部臣,亦

票的解釋 票 piào 紙幣,通貨:鈔票。票子。票額。 印的或寫的憑證:票據。票證。股票。車票。選票。 非職業演戲:票戲。票友。 量詞,相當於“批”:一票貨物。 被匪綁架

旨的解釋 旨 zhǐ 意義,目的:意旨。要旨。主旨。言近旨遠。 封建時代稱帝王的命令:旨令。奉旨。 美味:旨酒。甘旨。旨蓄(貯藏的美好食品)。 筆畫數:6; 部首:日;

也學習下:票莊【歷史知識】

即“票號”。

票旨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