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衡令

水衡令怎么寫好看

水衡令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南朝武帝初置,以代都水使者之職,旋復故。


官名,西漢置。西漢時水衡屬官有令、長、丞、尉二十餘人,分掌上林苑中宮、館、台、市、禽獸等事。令、長負責本單位全面,丞為令佐,或獨掌一面,尉掌治安保。《三輔黃圖·苑囿》:“上林有令有尉,禽獸簿記其名數。又有上林詔獄,主治苑中禽獸宮館之事,屬水衡。上林苑中有六池市郭宮殿魚台犬台獸圈。”參看《後漢書·百官志》。

詞語分解

  • 水衡的解釋 .古官名。水衡都尉、水衡丞的簡稱。 漢武帝 元鼎 二年所置,至 隋 始廢。掌皇家 上林苑 ,兼管稅收、鑄錢。《漢書·百官公卿表上》“水衡都尉” 顏師古 注引 漢 應劭 曰:“古山林之官曰衡,掌諸池
  • 令的字典解釋 令 í 〔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臨猗縣一帶;b.複姓。 令 ǐ 量詞,印刷用的原張平版紙五百張為一令。 令 ì 上級對下級的指示:命令。法令。朝(乷 )令夕改。 古代官名:縣令。令尹。尚書令

歷史官職推薦:推事長

官名。清末高等審判分廳與地方審判廳長官。光緒三十三年 後各省城、府、大商埠設地方審判廳,大商埠設高等審判分廳,始置。每廳一人,從五品,奏補。掌本廳審判事宜,並監督所屬各員。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水衡令歷史

相關歷史

水衡令_水衡令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