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北京專條

歷史字典解釋

即《中日北京專約》, 日本訛詐清政府訂立的不平等條約。1874年(同治十三年)春,日本藉口琉球船民在台灣遇難事件發動對台灣的武裝侵略,遭到當地人民的頑強抗擊,清政府遣兵布防。當時日本侵略者羽翼未豐,實力有限,遂在英美支持下轉而進行外交訛詐。同年夏、秋,日本公使柳前光和日本政府特使參議兼內務卿大久保利通在北京與清政府進行談, 蠻橫提出和堅持無理要求。清方代表始則據理抗辯, 終則妥協。10月31日(九月二十二日)奕訢等與日本特使大久保利通在北京簽訂本約。共三條,另附《會議憑單》。主要內容:清政府承認日本此次侵台為“保民義舉”; 日本退兵,清方賠償日本“撫恤”費和在台灣的修建費銀五十萬兩。

詞語分解

  • 中日的解釋 隔日。《儀禮·聘禮》:“士中日則二雙。” 鄭玄 註:“中,猶間也。”
  • 專條的解釋 .專門的條款。.條約的一種,猶言專門條例、特別條例。其範圍較普通條約為狹,一般僅限於某一問題,且常含繼續及補充性質。

歷史事件推薦:威海衛之役

中日甲午戰爭中的重大戰役之一。黃海海戰之後,李鴻章採取保船避戰方針,令北洋艦隊集結在威海衛今威海市困守。威海衛位於煙臺、成山之間,與旅順遙遙相對,拱衛著渤海門戶,是北洋海軍的基地之一。日軍採取抄後鎖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中日北京專條歷史

相關歷史

中日北京專條_中日北京專條介紹_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