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征高麗

唐征高麗怎么寫好看

唐征高麗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唐初,朝鮮半島高麗、百濟和新羅三國鼎立。三國均李使與唐來往。唐太宗在平定東突厥高昌之後,於貞觀十八年(公元644年),以高麗聯合百濟攻新羅為藉口,遣刑部尚書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江淮勁旅四萬,戰船五百艘,從萊州渡海擊平壤;以李世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李道宗、張士貴等步騎六萬直趨遼東;太宗親率六軍,至前線督戰。唐軍連拔十城,多次獲勝,但由於高麗頑強抵抗,不能最終成功。至貞觀十九年九月深秋,太宗以遼東倉儲無幾,士卒寒凍,乃詔班師,無功而還。太宗晚年,仍想再征高麗,但未能如願。高宗李治繼位後,繼續作再征高麗的準備。顯慶五年(公元660年)春,派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神丘道行軍大總管,帥左驍衛將軍劉伯英等水陸十萬征伐高麗。此次,高宗吸取隋煬帝、唐太宗伐高麗的教訓,認識到懸軍深入,軍隊雖多但餉運匱乏,終不能勝。故此次先征百濟。該年夏,滅百濟,分其地置五都督府,並在百濟故地屯田積糧,以經略高麗。造成前後夾攻高麗的局面。乾封二年(公元667年),唐趁高麗內亂之機,派李世勣率郭待封薛仁貴等二萬人攻入高麗。總章元年(公元668年)攻克平壤。唐在此置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總隸於安東都護府。以薛仁貴為安東都護,鎮平壤。遷高麗三萬八千餘人於內地,高麗滅亡。後安東都護府回遷,高麗、百濟故地盡歸新羅。

詞語分解

  • 唐的解釋 唐 á 誇大,虛誇:荒唐。唐大無驗。 空,徒然:功不唐捐(功夫不白費)。 傳說中的中國朝代名,堯所建。 朝代名:唐代。唐詩。唐僧。唐人。唐三彩。後唐。 古代朝堂前或宗廟門內的大路。 古同“螗”,指蟬。
  • 高麗的解釋 朝鮮歷史上的王朝公元 ;。我國習慣上多沿用來指稱朝鮮或關於朝鮮的事物過了高麗界,海水竟似湖光,藍極綠極,凝成一片。;; 冰心《寄小讀者》詳細解釋.高超華美。《戰國策·宋衛策》:“人生之所行,與死之心

歷史事件推薦:廣州同文館

見“廣方言館”。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唐征高麗歷史

相關歷史

唐征高麗_唐征高麗介紹_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