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驛之禍

歷史字典解釋

唐末權臣朱全忠(即朱溫)謀奪帝位,誅殺朝廷名士的事件。天祐二年(公元905年),唐朝權臣、梁王朱全忠為減少其稱帝阻力,謀除朝廷名臣。宰相柳璨素為朝廷宿臣所輕,盛讚其謀。謀士李振屢舉不第, 亦深疾縉紳之士,以至揚言: “此輩常自謂清流,宜投之黃河,使為濁流!”六月,朱全忠用柳璨、李振之策,聚宰相裴樞、獨孤損、崔遠、陸扆等朝廷名士三十餘人於白馬驛(位於今河南滑縣境內),以“浮薄”罪名,一夜悉殺之,投屍於河。史稱“白馬驛之禍”。此後,朝廷內出身於高門望族的大臣幾乎為之一空。

詞語分解

  • 白馬的解釋 .白色的馬。《左傳·定公十年》:“ 公子地 有白馬四。公嬖 向魋 。 魋 欲之。” 三國 魏 曹植 《白馬篇》:“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 明 高濂 《玉簪記·鬧會》:“分經來白馬,洗鉢起黃龍

歷史事件推薦:廂軍

宋代諸州之鎮兵,又稱廂兵、州兵。太祖建隆初年採納趙普之議,始選諸州之兵壯勇者充禁軍,其餘留駐本州為廂兵。主要任雜傭勞役,而不注重訓練,不參加戰鬥。主要來自招募,也有部分流放罪犯充廂兵。禁兵武藝不及或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白馬驛之禍歷史

相關歷史

白馬驛之禍_白馬驛之禍介紹_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