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事件>> 四鎮之亂

四鎮之亂

唐德宗時四個方鎮的叛亂。大曆十四年(公元779年),魏博鎮(治今河北大名東)田承嗣死,其侄田悅承襲節度使之職,代宗欣然同意。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成德鎮(治今河北正定)李寶臣死,其子李惟岳上表德宗,也想承襲節度使之職,而未得允許。於是李惟岳聯合魏博鎮田悅、淄青鎮(治今山東益都)李正己,山南東道梁崇義,起兵反唐。魏博田悅首攻邢州(今河北邢台)與臨洺(今河北永年縣西),為河東節度使馬燧、昭義節度使李抱真所敗,退據洹水(今河北大名南),求救於李納(時李正已死,其子李納統領軍務)和李惟岳。兩鎮之兵增援田悅。與此同時,梁崇義亦發兵江陵,唐派淮西節度使李希烈討之,破梁崇義,克襄陽,梁崇義自殺。范陽(治今北京)節度使朱滔討李惟岳,成德將張孝忠以易州(今河北易縣)降,與朱滔合兵共討李惟岳。魏博、淄青兵攻徐州,欲扼江、淮通道,為唐軍所破。建中三年(公元782年),馬燧、李抱真、李晟大破田悅軍,田悅收殘兵千餘退保魏州(今河北大名東)。淄青李納敗逃濮州(今山東鄄城)。朱滔、張孝忠破李惟岳於束鹿(今河北束鹿),成德將王武俊殺李惟岳而降。至此,李惟岳、梁崇義敗死,田悅、李納逃歸自保,四鎮之亂暫被平息。

四鎮之亂字典分解

四鎮的解釋 (1).四座大山。鎮,一方的主要山嶽。《周禮·春官·大司樂》:“凡日月食,四鎮五嶽崩。” 鄭玄 註:“四鎮,山之重大者,謂 楊州 之 會稽山 , 青州 之 沂山

看一看:四岳【歷史地名】

四方之大山。指東嶽泰山(一名岱宗,在今山東泰安市北)、南嶽衡山(在今湖南衡山縣西北)、西嶽華山(在今陝西華陰市南)、北嶽恆山(原在今河北唐縣西北,明改在今山西渾源縣東南)。《尚書·舜典》:“歲二月,東巡守,至於岱宗,柴。……歲五月南巡守,至於南嶽,如岱禮。八月西巡守,至於西嶽,如初。十有一月朔巡守,至於北嶽,如西禮。”《左傳·昭公四年》:“四岳、三塗、陽城、大室、荊山、中南,九州之險也。”杜註:

四鎮之亂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