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事件>> 保路運動

保路運動

辛亥革命前夕中國人民反對清政府對外出賣鐵路主權的愛國運動,亦稱保路風潮,是收回利權運動的繼續和發展。1911年5月(宣統三年四月)清政府宣布“鐵路國有”政策,將已準歸商辦的川漢、粵漢鐵路收歸國有,隨後又與英、法、德、美四國銀行團訂立《粵漢川漢鐵路借款契約》,將路權出賣給帝國主義。清政府出賣路權的罪行,引起湘、鄂、川、粵四省與鐵路有緊密聯繫的廣大民眾的憤怒,也直接侵犯了地方紳商資產階級的利益,因此四省迅速掀起具有廣泛民眾基礎的保路運動。運動開始時是由立憲派領導的,採用開會宣傳、進京請願的方式,要求清政府收回成命,力圖將運動限制在“文明爭路”的範圍內。但清政府悍然拒絕並嚴禁保路運動。廣大民眾逐漸突破“文明爭路”的束縛,長沙、株州萬餘工人舉行罷工示威,湖北宜昌數千築路工人與清軍發生武裝衝突,湖南學生罷課抗議清政府的賣國行徑,留日學生與海外華僑也堅決主張和清政府抗爭到底。四川的保路運動尤為激烈,各地紛紛成立保路同志會。8月24日(七月一日)成都召開有萬人參加的保路大會,號召罷市、罷課、抗糧抗捐。四川的革命黨人和哥老會力圖把保路風潮引向武裝起義。9月17日(七月二十五日)清四川總督趙爾豐誘捕保路同志會代表羅倫、蒲殿俊等,封閉鐵路公司,憤怒的民眾數萬人齊集督署門前要求釋放被捕人員,趙爾豐竟下令開槍打死民眾幾十人,造成流血慘案。訊息傳出,全省沸騰,各地紛紛組織保路同志軍,發動武裝鬥爭,旬日間就有十幾萬起義軍進攻成都。保路運動的猛烈發展使清政府驚慌萬狀,急忙從湖北調新軍入川鎮壓,湖北新軍中的革命黨人趁機發動武昌起義。

保路運動字典分解

運動的解釋 (1) [move;turn around]∶運行轉動因天時而行罰,順陰陽而運動。——《新語》(2) [utilize;put to u

順便了解:保任【歷史知識】

①即奏舉。宋代舉主為被推薦的京、朝官或選人擔保,被薦人若在擔任差遣期間違法、失職,舉主亦須受罰。②無戶籍的舉人,須有京、朝官保明行止,方可在開封府參加解試。

保路運動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