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城遺址

吳城遺址怎么寫好看

吳城遺址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商代中、晚期至周初遺址。位於今江西樟樹市吳城村,面積約4平方公里,1973—1974年以來共四次發掘,揭露面積約1800平方米,清理出房基兩座、灰坑和窖穴五十五個、墓葬十六座、陶窯兩處,出土陶器、青銅器、石器、始瓷器及石范等共九百餘件。房子為半地穴式,牆及地面經火焙燒。陶窯上小下大,頂有圓囟。灰坑有橢圓形、圓形、長條形、不規則形等幾種,有的坑內出石范、銅渣、木炭,有的坑壁經焙燒,並沾有銅渣。墓葬多為小型土坑豎穴,隨葬品多為陶器鬲、罐、豆,也有的隨葬小件青銅器。石范多為紅色粉砂岩,背面磨光,有的頂端附有澆注口,多為工具兵器范。陶器和石范上不少刻有文字或符號。當地及其附近出土的青銅器,有禮器、兵器等,形制、紋飾與中原地區近似,同時也有地方特點。遺址的發現,為研究商代南方經濟文化的發展提供了豐富資料。

詞語分解

  • 吳的解釋 吳 ú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後擴展至淮河下游一帶:吳鉤(古代吳地出產的一種 * ,後泛指鋒利的刀劍)。吳越同舟(喻過去的仇人由於當前利害一致而成為朋友)。 中國東漢末年三國之一
  • 遺址的解釋 古人遺留下來的城堡、村落或寺廟等建築基地古城遺址詳細解釋亦作“ 遺阯 ”。指年久被毀的建築物所在的地方。 晉 王嘉 《拾遺記·前漢下》:“今臺無遺址,溝池已平。” 唐 劉禹錫 《山陽城賦》序:“

歷史知識推薦:邑尊

知縣之尊稱。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吳城遺址歷史

相關歷史

吳城遺址_吳城遺址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