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徙邊

徙邊

刑法名目。即強迫遷至邊地。《史記·南越列傳》:“秦時已並天下,略定楊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謫徙民,與越雜處十三歲。”漢代沿用。蕭何作《九章律》中有徙邊的規定。《後漢書·陽球傳》:“遂收球送洛陽獄,誅死,妻子徙邊。”凡徙邊者非有特詔不得還歸內地或原籍。其後歷朝沿襲。明代除遷徙邊地外,又有家遷化外之地,其意與徙邊相似。徙多河 《大唐西域記》朅盤陀國城“背徙多河”。佛經或作私陀、私多、私他、斯陀、死多、枲多。即今新疆葉爾羌河。

徙邊字典分解

徙邊的解釋 將犯人流放邊境服勞役。古代的一種刑罰。《漢書·陳湯傳》:“ 湯 前有討 郅支單于 功,其免 湯 為庶人,徙邊。”《後漢書·安帝紀》:“乙亥,詔自 建初 以來,諸

徙的解釋 徙 xǐ 遷移:徙居(搬家)。遷徙。流徙。 古代稱流放的刑罰:徙邊(流放有罪的人到邊遠地區)。 筆畫數:11; 部首:彳; 筆順編號:33221212134

邊的解釋 邊 (邊) biān 物體的周圍部分,外緣:邊緣。邊沿。 國家或地區交界處:邊疆。邊界。邊防。邊境。邊陲(邊境)。 幾何學上指夾成角或圍成多角形的直線:等邊三角

不妨一看:徙癰【歷史典故】

《太平御覽》卷七四二“疾病部”“癰疽”引《南史》:“薛伯宗善徙癰疽。公孫泰患發背,伯宗為氣封之,徙置齋前柳樹上,明日而癰消。樹邊使起一瘤如拳大,稍稍長二十餘日,瘤大膿爛,出黃赤汁升余,樹為之痿損。”(參見《南史.公孫泰傳》)癰疽,惡性膿瘡,淺者為癰,深者為疽。據說薛伯宗善於遷移癰疽,他曾將公孫泰背上的瘡患遷移到齋前柳樹上,出現了人癰消樹病死的奇聞。後因用為異術奇聞的典故。《幼學瓊林》卷四“技藝”:

徙邊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